查看原文
其他

在疫情期间,莞工这群准毕业生是这么过的!

新闻中心 东莞理工学院 2021-06-30

2020的毕业季,是充满忐忑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准毕业生们的计划。考研、校招、毕业论文都与原来想象的不一样的,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如何快速适应新变化,在新形势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未来的方向?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的准备着考研的复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的守在创业的岗位上继续拼搏,有的为抗疫一线贡献科研力量……他们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在各种可能中厘出一条前行的道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莞工学子。

毕业论文与考研复试,哪一样都不能落下

今年的寒假对2016级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冯淑芳来说,是特别的。大四即将毕业,她不仅要完成毕业论文,还要为4月的研究生考试复试而做好准备。


她所报考的是环境管理专业,复试有笔试、面试和实验三个环节,多方面的复试要求让她感到压力不小。笔试部分考查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需要自学,于是她利用疫情宅家时间,查找了大量资料构建知识体系,为后续的系统学习做足准备。



与此同时,她还需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相比研究生的复试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困难更大。“我很早就定好了论文题目,并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但这个课题需要大量实验支撑,而目前由于疫情缘故无法回校进行,所以在老师发布通知可以重订选题后,我便选择更换论文题目。”



从原先的《生物炭与全球气候变化》选题,改为研究近年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舆情与生态环境分析,相比之下新题目对实验要求不高,但还是存在实际操作上的问题。


由于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多,相关论文较少,资料的搜集比较困难,“来自导师的指导和鼓励让我坚定了按这个方向研究的决心,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希望在4月份考研复试也能收到好消息。”冯淑芳暗自为自己鼓励。


趁年轻 多做一些事

“业务多少都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因为设计案子需要去跟客户沟通、对接修改,但出行方面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阻碍”接受采访这天正好是陈金晖约了与客户洽谈项目的日子,他一天奔波在几个城市之间,接受采访时刚到达酒店。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级学生陈金晖身上带着各种不同的标签,他既是创业公司的骨干成员,又是各类比赛的参与者,也是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准毕业生。



2019年10月,在学院院长和老师的鼓励支持下,陈金晖与其他几位同学共同成立了鲸智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鲸智公司)。“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承接企业设计项目,产权保护申请(专利)等服务,并为有需要的公司提供工业设计技能培训等。” 负责公司业务市场推广的陈金晖经常需要对接客户,推广适合他们的产品并做好相关的产品服务工作。



 “第一次大家觉得公司产品被认同,是在去年参加世界500强企业山西潞安集团太行润滑油有限公司的设计项目招标并竞标成功,这次竞标让我们赢得一份长期设计合作合同。”同年12月份,鲸智公司不负众望被选为莞城校区裕光创业基地第一批入驻大学生创业代表,“学校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让我们的初创道路变得顺利不少。” 



疫情期间,陈金晖所在的鲸智团队还积极协助学院完成部分教学工作,以老带新的方式指导低年级同学完成在线教学的学习。在陈金晖看来,带动师弟师妹一起前进,希望以自己创业去带动更多毕业生的就业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因此,但凡有机会,他都会主动承担这份责任。



今年的挑战杯与互联网+比赛已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即使业务繁忙,陈金晖还是参与了两个互联网+比赛项目和一个挑战杯比赛项目。其中一个是公司的项目,两个是带领学院团队的项目。“极客STEAM教育升级消费项目目前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审核,被列为校重点培养项目。”


挥专业所长,
助力抗疫一线

“在疫情到来时,我们能做些什么?”2016级机械工程学院的卢嘉卿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并在机会到来时积极参与到抗疫的行列中。2月份,在得知陈盛贵老师发起的“3D打印制作护目镜支援一线”的项目时,她便报名参与到了研发团队中。


曾有过在东莞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学习经历的她,决心用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助力抗疫,“我可以发挥专业的优势,对护目镜的装配流程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让护目镜更快地送到防疫一线。”进行装配流程的改善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常和团队成员加班加点讨论,有时为了跟进产品生产进度的数据,会选择吃泡面来节省饭点的时间。


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任陈盛贵对卢嘉卿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印象很深,“每次中心一接到新的任务,嘉卿便主动‘请缨’,配合中心分配的工作,态度很认真。”


当回忆起那段共同奋斗的时光时,卢嘉卿用“温暖”来概括内心的感受。截至今日,团队累计捐赠的3D打印应急全封闭护目镜超1000套,送至陕西、河南、湖北、东莞等地的一线定点收治医院以及部队军工厂和地方政府、社区、警队等,为防疫一线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用掌握的媒体技能传递正能量

2月5日,共青团中央一篇名为《携手战“疫”,这些小朋友让我们泪目……》(点击标题可跳转链接)的推送,阅读量达十万加。这篇推送转发自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吕丁胜所带领的青锋剑团队创作的一篇推文。


自疫情发生以来,吕丁胜和工作室的小伙伴一直都在围绕防疫抗疫的相关内容创作。以插画、海报、H5、短视频等形式共产出三、四十个作品,不少内容被青春东莞、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日报、东莞阳光网等媒体平台转发。



作为团队负责人,吕丁胜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推送,积极参与到策划选题,撰写文稿的工作中,“我想感受每条推文背后的情感,并让它去打动别人。


为了保证内容的时效性和形式的丰富性,他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其中,插画是他们工作室长期推进的推文形式,有着他们工作室鲜明的特色。而被共青团中央选中的这篇推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从策划到定稿,他们花了两天的时间。“当疫情发生时,我们就想用工作室的特色对有关社会防疫、抗疫的事迹进行一些积极正面的宣传。”



吕丁胜还受邀参加了学校3月份的书记茶座,与学校党委书记成洪波交流了关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这更让他明确作为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


“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当前青年人应该承担起怎样的使命与担当?我希望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为社会、为国家传递一些正能量。”吕丁胜坦言,尽管创作过程会很艰难和枯燥,但能从中学习到知识,得到大家的肯定,这也是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对于毕业之后的规划,吕丁胜表示还是会继续在媒体行业工作,他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新媒体人,但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影响更多人。


尽管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着许多困难,但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紧守住自己的内心,积极地去面对。


就像黑夜里打着手电筒走路,我们只能看见脚下,却对漆黑的前方一无所知。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一直走,就算慢一点、磕磕绊绊一点,最终也能走到黎明。


 #这里有你关注的# 
图片来源 | 受访者提供
文字来源 | 张启扬 丘晨 林茵 郑若楠
图文编辑 | 利晨慧
责任编辑 | 蔡耀蔚  辛承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